索引号: | 4311270010/2025-00840 | 分类: | |
发文机关: | 蓝山县数据局 | 发文日期: | |
名称: | |||
文号 : |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以来,蓝山县塔峰镇启动早稻扩面增产专项行动,200余名驻村干部奔赴田间地头,全力推动种植面积提升,守牢群众“米袋子”。
早上8点,在塔峰镇三和新村村委会,镇村干部胡浩和黄福胜已经带着工作本出了门。他们的目的地是村东头的柑橘田。这条田埂路,他们每天要走上好几趟。
眼前的这片柑橘田,曾是扩面工作的“硬骨头”。年过七旬的村民黄福希担心播种粮食投入大、收益低,坚持要种果树。镇村干部连续一周上门做工作、讲政策、说利弊,动员村民主动清退柑橘田。
为了尽快恢复农田耕作,镇村干部调来了一台挖机,将一棵棵柑橘树连根拔起,原本被果园占满的农田露出了原貌。接下来,这片农田将改种双季水稻。
三和新村由马山下、牛栏塘、小江洞3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6个村民小组,386户1780人,耕地面积989亩,林地面积5038亩。截至目前,该村已落实早稻面积484.7亩,其中早稻扩面面积120亩,超任务目标30%。
扩面更要提质。走在广袤的田野上,镇村干部不仅请来了农技专家,还向农户推广集中育秧、测土施肥等新技术,大力推进机械化种植。随着旋耕机来回穿梭,一亩又一亩农田立即转变为沟壑纵横的土地,下月初即可开展早稻播种工作。
晚上9点,三和新村村委会依旧灯火通明。镇村干部们正汇总当天问题:黄华英家缺劳力、黄福江家在外务工……这些诉求将被连夜对接解决。
近年来,塔峰镇把早稻生产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牛鼻子”,锚定“2025年水稻实际种植面积较2024年增长20%”的核心目标,制定并出台了《塔峰镇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十条工作措施》,按照“党政领导、组长+驻村干部+村干部”三级抓粮食生产工作模式,积极引导基本农田经济作物有序退出,全力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据统计,全镇共有耕地面积7万余亩,其中水田面积6.6万亩,2025年,塔峰镇引导果园、香芋、鱼塘退出面积410亩,调整旱粮面积400余亩;落实早稻面积4.87万亩,早稻集中育秧面积4.15万亩。
从晨曦到星夜,从劝说到实干,镇村干部用脚步丈量田野,用汗水浇灌粮仓。这片孕育希望的田野上,青青禾苗正书写着粮丰民富的新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