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统计信息
分享到:
上半年湖南经济运行情况及全年走势分析
  • 2016-08-08 00:00
  • 来源:
  • 发布机构:
  • 作者:
  • 【字体: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全面贯彻发展新理念,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有效应对,稳中求进,全省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向好。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要圆满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上半年,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613.48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虽比去年同期回落0.9个百分点,但较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一)工农业生产回升,服务业贡献提高。一是农业生产回升。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比一季度回升0.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生猪生产随着价格走高,补栏回升,产量降幅明显收窄,生猪出栏下降4.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5个百分点;蔬菜生产虽受到阴雨偏多影响,但得益于价格上涨较快拉动,产量保持了4.5%的增长。二是工业生产回暖。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6.5%,比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部分新兴行业增长加快。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31.6%,计算机、通信和其它设备制造业增长12.2%,医药制造业增长12.0%,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加快6.5个、2.1个和0.9个百分点,这三大行业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3.2%,比一季度提高7.1个百分点。此外,电力、专用设备、石油加工、轨道交通等行业增速也稳中有升。三是服务业贡献提高。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今年二季度证券交易额大幅度减少,金融行业增加值增速回落到10.4%,比一季度低7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增速仍明显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8.3%,比去年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增长加快,增加值分别增长16.4%和8.1%,比一季度加快1.6个和0.7个百分点。

  (二)投资重点突出,消费升级加快。一是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快。二季度以来,全省雨水天气持续较多,部分项目施工进度受阻,同时民间投资持续下滑,导致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上半年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14.11亿元,同比增长14.1%,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一些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投资仍较快增长。如: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8%,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9%,生态投资增长32.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3.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0.1%。二是居民消费升级加快。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4.8亿元,同比增长11.4%,增幅比一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特别是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一方面,居民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全省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零售额增长9.4%,同比加快3.8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6.6%,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发展型、改善型、康乐型消费增长加快。全省上半年限额以上法人批发零售业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2.3%,通讯器材类增长13.3%,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类增长19.4%,建筑装潢材料类增长30.9%,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7个、6.6个、3.6个和2.7个百分点。全省国内旅游人数增长14.5%,旅游总收入增长21.8%,收入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9个百分点。

  (三)外贸逐月改善,引资平稳增长。一是进出口降幅持续收窄。上半年,全省完成进出口总额641.1亿元,同比下降22.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3个百分点。完成出口额412亿元,下降29.7%,降幅收窄11.8个百分点。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降幅收窄13.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降幅收窄6个百分点。二是内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省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2214.9亿元,增长14.5%,增速略快于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66.8亿美元,增长9.7%,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利用外资28.7亿美元,增长39.5%。

  (四)结构调整趋优,转型升级向好。一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8.8:44.9:46.3调整为9.1:41.2:49.7。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提升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3.7个百分点。二是工业集聚程度继续提高。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达到61.7%,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高加工度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0.8%和37.5%,同比提高1.1个和1.9个百分点。三是新业态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发展较快,以网络为载体的购物、餐饮等消费持续高速增长,带动相关业务快速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40.3%,快递业务量增长53.7%。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8.8%。四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加速。上半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8%,明显高于全省经济增长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9.1%,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全省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7倍,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增长2.8倍,平板显示器增长65.7%,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增长40.8%,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增长33.3%,城市轨道车辆增长32%,工业机器人增长20%。

  (五)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初显。一是化解过剩产能取得一定成效。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粗钢、铁合金和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分别下降0.4%、22.9%和21.8%。二是去库存取得明显进展。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28.2%,比上年同期加快11.3个百分点,而房屋施工面积仅增长8.3%,6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2.6%,比上年同期下降25.7个百分点,房地产企业库存压力明显缓解。部分重点工业行业库存明显下降。5月末,全省规模工业中纺织、石油加工、建材、钢铁和有色等行业库存同比分别下降12.5%、13.9%、5.4%、12.6%和2.2%。三是去杠杆进度加快。全省规模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4.3%,比一季度末回落0.5个百分点。在负债率较高的行业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的资产负债率比一季度末分别回落0.9个、1.4个和1.8个百分点。四是降成本效果显现。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支出同比下降7.5%,比上年同期回落1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财务费用仅增长2.5%,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3.6个百分点。5月末,规模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1元。五是薄弱领域得到加强。全省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增长29.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30.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74.5%,均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速。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三农”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全省上半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757.1亿元,同比多增269.7亿元,增速快于全部贷款10.4个百分点;新增涉农贷款667.7亿元,同比多增89.7亿元,增速快于全部贷款0.7个百分点。

  (六)经济效益好转,居民收入提高。一是企业利润回升。1—5月,规模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重点工业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3.2%,汽车制造业利润增长1.4倍。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利润额增长9.3%,商务服务业增长18.1%,专业技术服务业增长28.4%。二是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05.13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地方收入1501.65亿元,增长11.6%,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中央收入803.48亿元,增长2.6%,比一季度回升7.8个百分点,从4月份起扭转了此前的持续负增长势头。三是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25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1元,增长9.3%,增幅比一季度分别回落0.2个和0.4个百分点。主要是二季度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但整体仍保持平稳增长势头,分别高于全国8%和8.9%的平均增幅,即使剔除物价上涨影响,仍接近经济增长速度。

  (七)民生保障增强,投入力度加大。一是城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2.97万人,比去年同期多增2.37万人,已完成年度任务的61.4%;实现失业再就业18.01万人,比去年同期多0.73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0%。二是物价总水平涨幅温和。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涨幅与一季度基本持平,且近期呈温和走低趋势,3至6月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2%、2.3%、1.9%和1.6%。分品种看,上涨的主要是生猪、蔬菜价格,有利于农民增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3.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6个百分点。三是民生投入继续增多。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同比增长23.5%,快于全部财政支出增速5.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9个和0.7个百分点;占全部支出的比重达71.3%,比重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民生投资增长40%,同比加快8.7个百分点。四是保障房建设稳步实施。全省城市棚户区改造(含货币安置)新开工28.4万套,年度任务开工率达到81.1%;农村危房改造开工6.6万户,开工率为55.3%;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新开工3655套,开工率为45.7%。五是精准扶贫有力推进。全省落实帮扶责任人的贫困户45.4万户,落实帮扶项目26万个,落实帮扶资金13.7亿元。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虽然当前全省经济总体稳中有进,企稳向好,但稳中有忧、稳中有险,影响了经济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不利气候影响。今年以来湖南先后出现雨雪冰冻、区域性寒潮、连续低温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尤其是5月以来的强降雨造成较大灾情,对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一是对种植业冲击较大。由于低温阴雨,有效光照不足,油菜籽产量减少0.4%。蔬菜产量虽在价格上涨拉动下增长4.5%,但比一季度回落了0.6个百分点。低温多雨影响早稻分蘖发兜与幼穗分化,持续强降水导致水稻倒伏受损,预计今年早稻单产和总产量均将减少,中稻也受影响。二是对工程建设有延误。强降雨导致部分露天作业或生产的建筑业和工业企业生产延缓或暂停。全省建筑业增加值增速由一季度的8.9%下滑至二季度的8.3%。三是对火力发电有抑制。雨水较多有利于水力发电,火电厂开工不足的形势更为严峻。1—5月火电占规模工业发电量的比重已降为46.7%,比1—2月下降28.2个百分点,并加剧了工业用电下滑态势。此外,部分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路段交通因水毁中断,对公路客货运输均造成一定影响。

  (二)工业困难严峻。当前规模工业生产增速虽较一季度有所回升,但仍接近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的2009年二季度的“低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已连续50个月同比下降。从相关指标看,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8.6%,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8.1个百分点;国税收入中工业税收下降6%,较去年同期回落7.9个百分点;货物周转量下降0.4%,较去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1—5月规模工业利润总额增速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工业面临的困难十分严峻。一是传统支柱行业生产持续回落。位居全省工业增加值第一支柱的烟草制品业增加值下降10.9%,降幅比一季度又扩大3.5个百分点;近4年来持续下滑的工程机械今年来有企稳势头,但增加值增长不足1.0%;其他排名靠前的钢铁、有色、化工行业增加值仅分别增长1.9%、10.2%和6.2%,比一季度回落1.7个、1.5个和1.6个百分点。二是部分新兴行业增长放缓。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2%、12%和下降0.2%,同比回落8个、6.9个和13.7个百分点。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1.6%,增势强劲,但受去年下半年新车型量产基数抬升影响,下半年将趋缓。三是轻纺工业短腿更短。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下降8%;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虽分别增长8.2%、7.1%和3.4%,但同比回落3.4个、8.4个和7.4个百分点。湖南的电视机、电冰箱、自行车、洗衣机、手表等耐用消费品工业,经历多年市场竞争淘汰之后,已经所剩无几。

  (三)民间投资放缓。受市场需求疲软、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市场前景预期谨慎、市场准入放开不够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省民间投资仅增长2.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1.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已降为59%,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从主要投资领域看,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的重大民间投资项目完成投资下降41.4%,民间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9%,民间技改投资下降16.3%。从行业门类看,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8.7%,比一季度回落5.3个百分点;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投资分别下降14.1%和20.2%,降幅比一季度扩大7.7个和3.1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投资下降14.1%,但比一季度收窄4.2个百分点。

  (四)创新驱动不强。一是工业创新活力减弱。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6.7%,增速同比回落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全部规模工业多3.9个百分点。二是创新投入后劲不足。作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全省完成技术改造投资仅增长4.2%,比一季度低6.7个百分点,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虽然保持20%以上的较快增速,但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仅为6.2%,增长贡献率不足10%。三是创新环境有待优化。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作为双创主力军的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中高达73%未获得融资,创新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仅有36%享受了税费减免、政府资金支持和贷款优惠等,覆盖面较小,有关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有待落实。

  三、下阶段经济走势判断 

  (一)世界经济将呈慢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19日发布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从4月的3.2%调降至3.1%,与去年持平,为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当前,美国大选、重返亚太搞“再平衡”、欧洲难民、英国公投脱欧等非经济因素带来一系列新的不确定性。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景气指数为99,略低于荣枯线100,且呈下降态势,预示第三季度全球贸易增速仍将维持在低水平状态下。当然,针对全球经济低速增长、下行风险明显上升的状况,各国促进经济增长的共识也在不断扩大。如:美国继续维持利率不变,日本拟出台经济刺激措施,巴西将采取非常措施使经济重回“正轨”。部分重要先行指数也显示出一些积极信息。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上涨至7月20日的736点,航运业有望迎来复苏;美国、欧元区、印度6月份制造业PMI分别升至53.2、53.1和51.1,均为近期新高,下半年全球经济慢复苏的态势有望持续。

  (二)国内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势头。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保持在合理区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6.7%,与一季度持平;投资虽持续小幅回落,但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稳定在6%和10%以上,且与一季度相比有小幅改善。下半年我国经济有望实现平稳增长甚至略有回升。从经济指标来看,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均与一季度持平,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9个百分点,6月份制造业PMI50.0%,工业有望继续回升;出口下降2.1%,比一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外贸拉动作用更加稳定;商品房销售额增长42.1%,待售面积比3月末减少2100万平方米,房地产业去库存效果明显。从政策层面来看,上半年全国经济平稳增长符合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也稳定了发展预期、坚定了发展信心,为下阶段协调推进稳增长与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腾挪空间和回旋余地,宽松的调控政策倾向仍会保持,但是出台进一步重大刺激措施的可能性不大。下阶段我国经济仍将维持总体平稳发展态势。

  (三)湖南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有望得到延续。综合分析判断,下半年湖南经济总体企稳向好的态势有望得到巩固,但受各种严峻挑战制约,进一步大幅走高的难度很大,呈现小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主要依据是:下半年农业、建筑业、投资与消费逐步进入旺季,中稻晚稻、蔬菜、水果、水产品产量有望继续增长,生猪出栏有望止跌回升;房地产投资有望回升,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规模扩大,对相关产业需求拉动增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有望继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制约因素仍是工业支柱增长乏力,民间投资特别是大项目投资动力减弱,创新活力不足,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仍可能持续,国内外一些不确定因素冲击等。如果出现客观困难未能有效缓解甚至进一步加剧或不同行业、地区应对不力等情况,全年经济增长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仍将存在。

  四、下半年工作建议 

  下半年,要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工作任务,最大难点仍在经济增长目标。为此,我们建议:

  (一)确保大宗农产品生产止跌回升,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粮食、蔬菜、生猪三大农产品占全年农业增加值的60%以上。建议狠抓中、晚稻增产,弥补早稻损失;蔬菜抓好灾后生产恢复,力争稳定增长;生猪出栏力争到四季度实现由降转增。如能实现上述目标,禽蛋、牛羊、水产品、水果等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则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有望继续回升。同时,针对当前农民工回流的压力,结合扶贫攻坚、城乡一体化建设、交通网络建设等重大部署,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工,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二)稳定骨干企业生产经营,大力推进工业创新发展。今年上半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仅3.3%。在产值居前50位的大企业中,有15家产值下降。如能综合施策,止降为增,特别是产值居前的大型企业能够扭转下降局面,则全省规模工业增速有望继续回升。同时,要积极扭转当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新产品开发减速的局面,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有色、烟草、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推进制造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引导家具、纺织、服装、印刷、文体用品制造等行业围绕多样化消费需求,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推进生产、管理、营销模式变革,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大力推动创新发展、迈向中高端进程中实现湖南工业的转型发展。

  (三)鼓励民间投资增长,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尽管当前民间投资增速下滑,但其占社会投资的份额仍接近60%。下半年是投资建设旺季,特别是当前湖南经济仍是投资拉动阶段、技术改造和创新转型发展阶段,必须发掘民间资金相对宽裕的潜力,力争民间投资增速回升。为此,应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落实国家降费减负政策,降低企业社会成本压力,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改善企业投资预期;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落实“非禁即入”目标,降低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进入门槛,破除民间投资发展障碍;加快投融资方式创新,推动银行理财资金、保险资金、信托资金、公募基金等与新兴产业和新增长点深度融合,引导民间资本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空间。

  (四)适应消费升级换代,着力培育新的消费产业体系。湖南人口多,是消费大省。但因消费品工业、服务业较为薄弱,电子商务发展较慢,导致每年有大量购买力外流。当前,城乡居民消费在快速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高。应顺势抢抓机遇,加大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城市文化娱乐综合体等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壮大信息、医疗、养老、旅游、健康、文化、家政等多层次消费市场,培育个性化、体验式消费,由此逐步培育形成新的消费产业体系。在农村,还要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冷链物流,努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五)继续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拓宽“三新”经济领域。目前,全国经济增长正在实现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变。要扭转今年以来湖南第三产业增速有所回落的态势,争取全年实现稳定增长。建议重点突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加强工作调度和统计监测,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广泛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更多、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产业集群。

                        承办:综合研究室

                                                              执笔:张世平 张  正 朱继无 李跃辉 周  凌 邹  阳 谭兵农

                    核稿:倪凡伟

                    责编:黄湘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站点地图| 联系我们|邮箱:lsjjxxzx@126.com
主办:蓝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蓝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联系电话:0746-2226151
备案号:湘ICP备05012207号  网站标识码:4311270010   湘公网安备 43112702000005号

  • 湖南省政府网
  • 蓝山政务
  • 承办:蓝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技术支持:开普云